在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长河中,中药炮制作为核心技艺,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经验,对确保中药疗效、推动中医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中药炮制工,正是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与守护者。中药炮制并非简单的加工过程,它包括净制、切制、炮炙等多道工序,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。凭借精湛的技艺与严谨的态度,中药炮制工们日复一日专注于药材的处理。他们深知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药效与患者的健康。在选材上,严格把关,确保药材道地、品质优良;在操作中,精准控制火候、时间,传承传统技法的同时,结合现代科技,不断优化炮制工艺。
一、炮制工艺核心:三类技法与操作要点
(一)净制——去芜存菁
1.目的:去除杂质、非药用部位(如山茱萸去核、种子去皮)
2.方法:
(1)风选:借风力分离杂质(如轻质草屑与重质种子);
(2)水选:漂洗泥沙(海藻去盐),需“速洗防效损”;
(3)筛选:分筛药材粒度,确保均匀性。
(二)切制——形制规范
1.关键:软化需“少泡多润,药透水尽”,避免水溶成分流失
2.规格:
(1)根茎类:薄片(1~2mm)利煎煮;
(2)全草类:段长(10~15mm)保完整性;
(3)矿物类:捣碎为粗粒(如朱砂水飞)。
(三)炮炙——药性升华
毒性药材管控:执行 “五双制度”(双人收发、双锁保管),马钱子等需独立阴凉柜存放。
二、炮制改变药性的科学原理
(一)成分转化
1.乌头碱(乌头)→ 水解为低毒苯甲酰乌头碱;
2.芸香苷(槐花)→ 炒制灭酶防分解,溶出率提升。
(二)辅料协同
1.蜜炙甘草:蜂蜜甘缓补中,增强补脾益气之效;
2.盐制杜仲:盐引药入肾,补肾强腰效价倍增。